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93|回复: 0

神奇中药雷公藤 埋在地里的抗癌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2 1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奇中药雷公藤 埋在地里的抗癌药
我国研究人员用实验方法验证其疗效为中药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经过中外科学家的研究,雷公藤将是人类抗癌的新希望。
中药雷公藤是中国特产,中国在其研发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早在200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袁晓率领的科研小组,就通过裸鼠实验揭示了雷公藤红素的抗癌原理和抗癌效果,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雷公藤的抗癌效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医学实践,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而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方法才是中药的发展方向。只有如此,古老的中药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据《新京报》报道,从开始对雷公藤红素进行提取、纯化到研究成果发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者和他们的美国合作者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在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前,雷公藤俨然已是中药中的“明星人物”,被认为具有抗炎、免疫、抗HIV等多种药理活性,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雷公藤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对多种免疫细胞有复杂的影响,包括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改变细胞因子分泌等。不过雷公藤中所含有效成分的抗癌效用还一直没有被发现。
有两件事启发了袁晓研究组及其美国合作者对其抗癌的机理研究。
2004年全球首个蛋白酶体抑制抗癌新药在美国上市。同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用以表彰他们揭开了一个关于死亡的秘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揭示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理,指明了蛋白质降解研究的方向。“这也给我们如何研究中药的抗癌效能提供了一个思路。 ”袁晓说。
裸鼠验证抗癌效果
袁晓指出,雷公藤红素在许多植物中都有,但通过实验最终证明雷公藤中所含的雷公藤红素成分较多、较纯。进而,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雷公藤红素对蛋白酶体的特定活性抑制效果,表明雷公藤红素是一个天然的抗癌活性蛋白酶体抑制剂。
为了验证这种抑制剂的效果,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裸鼠实验。人类癌症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人类癌细胞放进培养皿培养,然后移植到实验小鼠身上。袁晓解释,这是一种免疫机制被抑制的实验小鼠,能促使肿瘤生长。同时因为长毛的老鼠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因此实验鼠是无毛的,因此一般称之为裸鼠。
实验中,裸鼠被分成5组,并将肿瘤移植在裸鼠上。为了验证雷公藤红素的肿瘤抑制率,研究人员需要每天给裸鼠注射和服用雷公藤红素。
第一个月期间,裸鼠被注射1-3毫克的雷公藤红素。 70天后,研究人员再测量肿瘤的大小。 4个月以后,研究人员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肿瘤增生,有效率达到了65%至93%。同时,实验证明,每组裸鼠肿瘤大小与雷公藤红素的用量相关。由此取得了雷公藤红素对肿瘤抑制率的科学数据。
分子药理学成为研究方向
对于一个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研究人员,袁晓自认为要验证中药的科学性除了要借用先进的仪器外,还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由于分子、基因、基因重组等现代科学的不断开拓,医药学被推动得很快。目前,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药理学研究成为现代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正是通过分子药理学研究手段,袁晓领导的实验小组取得了中药抗癌科学论证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并被国际所认可。
在袁晓看来,分子药理学研究有其科学依据,能将对中药的科学剖析细化到分子水平。雷公藤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其中的代表成分。然而,研究人员发现:雷公藤红素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而诱发癌细胞凋亡的,这与雷公藤甲素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
袁晓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中医西医,我们的认识仅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有许多的未知东西有待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分子水平上来研究中药,我国还开展得不够,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袁晓认为,在医学研究中光靠西医的标准也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应该是科学的标准。而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中医和西医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医学研究要有所发展必须彻底放弃传统的“神秘主义”思维方式。
中医要与实验科学结合
近现代实验科学的规范,是否适合中医呢?袁晓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举例,长期以来,中医的针灸一直被妖魔化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针灸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也有许多学术著作,但国际学术界都不予承认。
然而,2005年5月英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让许多中医药行业的人深思,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测试了针灸对骨关节炎病人的实际效果。
病人被分成三组。第一组病人用粗针,并被告知针头不会扎进皮肤里面去;第二组也使用不扎入皮肤的粗针头,但让人完全相信已经扎进去了;第三组则是正常的针灸。进而,研究人员采用磁共振察看脑部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三组病人,也就是经过正常针灸治疗的病人脑部有明显变化。英国科学家用实证的方法证明针灸有效,它可以触发实际控制疼痛的脑部运动。
“类似针灸的研究,雷公藤红素能够抗癌的成果已经被科学界接受,因为研究人员用的正是实证的方法,”袁晓解释道,这样做实验正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要得到国际认可,借助现代科学方法是必要的。
其实对袁晓来说,他更愿意将中医和西医区分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而传统医学要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引入近现代实验科学的规范是免不了的。“其实中医的发展是与解剖学、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袁晓指出,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中医学界的研究便引入了分子研究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精密仪器的发展更加强化了中医的发展。
“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科学研究,能出成果,为什么不用呢?”袁晓指出,引入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会将中医药的研究带入一个新的领域。
多知道一点
青蒿素是中药现代化的典范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 “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临床医学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据人民网报道,拉斯克奖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誉。 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是此奖得主。
1967年5月23日,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于是成为当时研究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等成千上万种中药,但是这些中药提取物要么抑制率不稳定,要么药效甚微,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青蒿是传统中药,历代书籍中屡有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但是,“原生态中药”就其外观、质量控制、服用方法等很难被国际接受。屠呦呦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终于从青蒿新鲜叶子中提取到了青蒿素,获得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对疟疾患者的临床实验表明,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将其杀灭。
美国《细胞》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青蒿素仍然是目前已有的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以青蒿素为主的联合用药是抗疟疾治疗的标准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为 “基本药物”。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不仅是世界抗疟药物的一大突破,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也是一个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21122402000156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4-11-21 19:58 , Processed in 0.0556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