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01|回复: 0

昌图县合作社与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2 18: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合作社情况
截止到目前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4898个,2017年新增126个,其中种植类3165个,养殖类911个,农机类739个,林业类61个,秸秆综合利用、沼气能源、仓储运输等其他类合作社22个。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示范社9个,省级示范社43个,市级示范社43个,县级示范社78个。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点:
1.组建方式多样化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分为四种创办类型:一是村两委班子领办型,村书记的个人威望很高,群众信赖,农民认可的是村党支部书记个人的信誉度,这样组建的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高,比较容易实现“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昌图县丰满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二是龙头企业领办型,主要依托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 +农民”的模式。企业创办合作社比纯农民成员组建的合作社有较大优势,利用其现有的场地资金优势,能有效的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做优,利用其原有的销售渠道、商标品牌等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民潜力,能有效的解决农产品增值难的问题。例如国美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为依托,发展成为集种猪繁育、生猪饲养、饲料加工、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成立了肥圆养猪合作社,由合作社向养殖户提供饲料、技术,制订保护价格,出栏时由企业收购屠宰、分割包装后统一进入市场带动周边多个乡镇多户农民。三是“能人”领办型,主要依托农村中组织能力强、对外联系广泛、能开拓、善经营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组织,其特点是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如昌图县溢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四是政府主导型,我县是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县,虽然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产,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机械化低下,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找到了切入点,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农机局的积极努力下,从 2007年9月起至今,共组建了4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每年都拿出配套资金,补贴给农机合作社,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前进步伐,如昌图县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汪丽娟)。
2.社员入股方式多样化
大多数合作社都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也有合作社以畜禽、农机、土地等资本入股。以昌图县兴旺腾龙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从初建的7人,发展到现在111户,股金达到588万元。合作社对入社成员实行分红制度,每年除提取10%的盈余公积以外,盈余的60%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分配,剩余盈余按个人股金加资本公积进行分配。2016年,合作社实现盈余152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5.2万元后,136.8万元,全部分配给入社社员。合作社运用土地直接流转经营、分红型流转经营、代耕代作经营多种流转方式,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二)工作经验及主要做法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直以来,小家小户分散经营模式,使农户对市场反应不灵敏,生产经营存在 着很大的盲目性,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业增产难、农民增收难。为改变现状,我县把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推进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社。2007年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县非常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县里每年都对合作社理事长进行业务培训,经管局统一购置财务软件,指导合作社财务。金融组织提供抵押贷款。县财政在财务等紧张的情况下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农机补贴。鼓励合作社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牵头组建、分类发展,不断提高对农户的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最终达到增产增效,带动农户增收的目的。
2.树立经营主体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省农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我县拟定《昌图县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和运行监测实施办法》,按照“三化”、“六有”的标准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化”即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六有”即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固定资产、有章程制度、有规模产业、有规范账簿,示范社均建立起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的民主管理制度和盈余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做到制度健全、范围明确、权属清晰、分配合理、管理到位。家庭农场也按省农委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标准培育典型。截止到目前,全县有9家国家示范社,43家省级示范社,78家县级3A合作社,4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为昌图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良好基础,比如今年土地轮作5万亩全部由省级示范合作社承担。全县有100多万亩托管面积,也是由合作社承担。
3.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拓宽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由于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增多,土地流转面积逐步扩大,土地流转价格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流动资金缺乏成为了困扰经营主体的主要问题。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考察认证,从2011年开始协调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的政策产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用流转过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的方式向农村信用社申请抵押贷款,贷款最高限额为流转金额60%,贷款利率按现行的昌图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利率下浮10%,以解决生产资金或流转土地资金短缺的问题。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质押贷款2.6亿元,其中合作社贷款2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重组建,轻运行
昌图县合作社虽然个数比较多,但是实实在在运行的比较少,百分之九十的合作社只是挂个合作社的名,没有开展工作,原因就是合作社门槛比较低,有5个身份证、户口本及一个房产证就可以注册。再有个别注册合作社的目的不纯,就是想得到政策补贴。
2.大多数合作社不太规范
通过调研、调查、检查发现,除了大多数合作社不运营外,运营的合作社也不规范,一是没有账目,二是账目不规范。原因是现在大多数合作社是“家”合作社“个人买卖”赔挣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3.合作社运营有实际困难
一是土地流转有困难。合作社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必须以成片上规模的土地供应为前提。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散经营制度已经严重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千家万户小生产与规模化生产之间形成了一对主要矛盾。相当一部分农民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同时由于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虽然有一定的劳务输出,但劳动力没有根本性就业保障,这样势必照成农民无事干,影响流转积极性。
二是农业融资困难。合作社主体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个硬条件,更是一个硬门槛。因为信贷融资困难,合作社主体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都感到束手无策。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贷款额度较小,对合作社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目前缺乏物权属性,农机机械均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授信担保困难,资金成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难题。
三是规模经营推进不够。合作社虽然种类全、数量多,但规模档次不是很高,土地流转大多处于一般水平。规范运作的合作社少,存在产业链条不长,深加工能力不强,对农业支撑和农民致富的带动力还不够,规模档次有待提升。
此外,合作社还存在思想认识、技术人才、内部管理、政策扶持等跟不上的问题,亟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四)下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工作建议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省、市文件要求,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都要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合作社提档升级。
1.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根据昌图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优势特点,重点打造各区域的特色产业。依托现有的“付家源”地理标识认证、古榆甘薯产业基础等优势,建设以昌西北傅家镇、古榆镇等“六镇一场”为主的花生、地瓜产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国美”“九星集团”和地理标识“昌图黑猪”的带动作用,建设以昌图镇、老城镇、太平镇为主的猪肉食品加工特色区域;依托长发镇辽河源的地理优势位置及宝力农场稻米产业基础,建设辽河沿线稻米生产加工示范区域;依托八面城镇畜禽加工龙头企业、朝阳镇蛋鸡养殖、四合镇“豁鹅”地理标识等优势,建设昌北畜禽养殖加工示范区;依托昌图东部山区的特有地形优势,建设以寒富苹果、榛子为主的山区林业经济区。利用这些区域优势,重点打造示范新型经营主体。
2.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和帮助合作社进行无公害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地认证、地理标识认证,引进新、奇、特、优品种和新技术,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创建自有品牌,力争打造精品。
3.打造休闲农业。以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合作社增收为目的,以品牌创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挖掘、特色农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将现代休闲农业观光与辽河源头自然风光、东部天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榛子苹果生态园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相结合,创建观光休闲型、养生度假型、文化旅游型和乡村体验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达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4.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网络,拓宽流通渠道,大力实施“网络营销、企业代销、农户自销”营销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一是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建立昌图县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依托淘宝、京东等现有网络平台,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对外发布农产品供销信息,加大网络宣传,开辟网络专销渠道。二是与各类销售主体开展代销合作。积极对接超市、展会、外贸公司等代销主体,利用大型商业企业自身渠道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环节费用,产生更大利益。三是自身对外销售。积极拓展农社对接,在各地开设农产品直营店,同时进驻农贸市场,广泛联系客源,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初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安全、无缝对接。
5.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政策。县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质押贷款政策,在法律与政策的层面上都具有更可靠的可行性,从现仅有的信用社发展到多个银行共同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业务,拓展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6.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及时了解土地流转供求动态,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保证了土地流转信息互交畅通。形成县级信息发布、乡镇实体服务、村组信息提供的三级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争取到2020年全县所有乡镇完成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在土地确权登记结束后,全面实行土地流转网络化管理。
二、特色产业情况
1.花生。以傅家、古榆树镇等西北风沙区“六镇一场”为中心,主推品种为昌花1、阜花12、花育20,种植面积达到49.6万亩。重点推广秋季深翻整地、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我县花生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色泽好、口感佳。不含有害物质黄曲霉素及砷、汞等,粗蛋白高达36%,比其它产区高出1.9%-7.9%;谷氨酸含量高达6515mg/100g,比其它产区高出14-1747mg/100g;赖氨酸含量高达1250mg/100g,比其它产区高出4-266mg/100g,是省农委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傅家花生地理标志产品实行保护认证,“富稼源”花生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铁岭市委、市政府授予傅家镇“花生之乡”的光荣称号。
2.马铃薯。马铃薯以大洼镇为中心,辐射东嘎、双井子、八面、四合、朝阳、通江口等乡镇,马铃薯主推品种为荷薯7、花园5、延薯4,全县播种面积达到20.5万亩。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耕种等先进技术,我县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高达16%左右,含有丰富的脂肪、纤维素、糖类、乳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无机盐物质,产品耐贮藏、耐运输,销往全国各地市场,深受欢迎。大洼镇马铃薯注册了“芋鑫”牌商标,素有“辽北马铃薯第一镇”的美称。
3.胡萝卜。我县胡萝卜产业以平安堡镇为主,平安堡镇十里村胡萝卜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近2.5万吨,产值5000万元,纯收入3500万元,十里村有农户680户,其中503户种植胡萝卜。
十里村的胡萝卜生产起步较早,为了做大做强这项产业,镇村积极申报,获取了工商部门注册商标“参宝”牌,并在各路口设立了广告牌,展示该村的蔬菜特色产业。每年都在“农民致富网”上发布广告,发放传单6000余份,扩大了“参宝”胡萝卜的品牌效应。为了壮大胡萝卜产业,十里村引进“暮田株红”胡萝卜新品种,以冷棚、地膜和裸地生产胡萝卜为主,一年可收获两茬,被列为市级保护地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十里村每年接待各地到示范区参观20次以上、人数超千人。针对十里村胡萝卜种植品种混杂、质量不一、经营松散、效益不稳的实际情况,村里先后成立了鸿参胡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建有办公室、清洗场和冷库储藏室,购买了清洗机和地秤等。已发展社员1000多人,辐射500余户,有30人的经销队伍分别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常年开展销售活动,并在惠农网和百度网发信息,进行网上销售。十里村的胡萝卜不仅在距离稍近的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大受欢迎,还“北菜南运”销往上海、石家庄、郑州等地,甚至还远销到俄罗斯和日本。在产品收获时节,每天都有30多辆大车进出往返拉菜。为了拉长产业链条,引进了胡萝卜深加工项目和蔬菜批发市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蔬菜合作社有集交易和仓储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蔬菜田头批发市场,胡萝卜产品从清洗、加工、包装到仓储、运输、交易“一条龙”,成为企业和农户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合作更加便捷的桥梁。
昌图县农村经济发展局
2017年9月1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21122402000156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4-11-24 04:14 , Processed in 0.0555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